8月13日上午10点,国新办就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进行相关介绍并答记者问。
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更好消费
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对于已公开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介绍有关情况。
廖岷介绍,对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这项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贴息对象为,居民使用的相关贷款经办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大体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支持范围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这符合我国居民目前消费的最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方面,从消费结构看,我国目前服务消费具有较大增长潜力,为了释放这一潜力,需要有更高品质的供给,因此,我们同步实施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贴息政策。贴息对象是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这两项政策到期后,我们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的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和调整贷款经办机构的范围。
“当前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来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现在也正值暑期,大家旅游度假、休闲消暑、影视打卡、学习充电等消费需求旺盛。接下来还有中秋佳节、‘十一’黄金周,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希望这项政策能够对人民群众有所帮助。以‘真金白银’来助力居民更好消费,助力经营主体提升消费的服务水平,实现供需两端的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廖岷在发布会上表示。
此外,廖岷表示,本次贴息政策亮点重重。体现在补贴方式更精准、支持消费力度更大、惠及的范围更广、贴息的流程更高效四个方面。“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着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是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所以这是一个公共资金和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生的撬动效应。”他表示。
贴息有哪些申请条件及流程?
在答记者问环节,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对于消费者和中小服务业商户申请条件做了具体介绍。
“总体来看,这两项贴息政策涉及的侧重点都是广覆盖、低门槛,也没有设置复杂的申请程序,尽量让大家做到‘省钱又省心’。”于红介绍道,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是3000元。
对于具体操作时的流程,于红称: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贷款经办机构将根据大家实际消费的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的时候,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其他额外操作。“如果一名消费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在政策执行期内花了20万元用于装修、购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假设该笔消费贷款年利率为3%,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他全年需要支付贷款利息是6000元,享受个人消费贷款一个百分点的贴息以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这样就可以获得1/3的利息补贴。”于红举例道。
此外,她强调,如果借款人使用个人消费贷款用于一些非消费领域,或是其他违规套利行为,这不属于政策的支持范围,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对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于红表示,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这些经营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
贷款经办机构如何做好相关工作?
在贷款经办机构做法方面,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介绍,在信贷管理方面,贷款经办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和相关信贷管理规定自主开展差异化授信,合理设置消费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并及时发放贷款资金。完善贷款合同条款,严格借款人授信评审和贷后管理要求,主要是围绕消费重点场景、重点群体做好金融服务,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在贷款用途方面,贷款经办机构要健全信息系统,对贷款账户符合条件的消费信息进行识别。符合条件的消费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同时,按照财政部的规定和要求,贷款经办机构要有效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管理和风险管控,防止挪用于非消费领域和套取贴息资金。
在监督管理方面,将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按照财政部规定和要求,做好贷款贴息资金的测算、审核、申请工作。经办机构对贴息数据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此外,监管部门将会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总部,建立健全内部问题核查和处理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指导各金融监管局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配合财政部门适时对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的申请、拨付、清算等情况开展核查。
多家银行均表态9月1日起落实
《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后已有多家国有行、股份行纷纷表态,将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有关工作。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及交通银行等国有行纷纷公告称,将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实施方案》精神及相关要求,依法合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确保将国家政策红利切实惠及广大金融消费者。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此外,还有含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股份行也发布公告表态称,将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浦发银行还在公告内补充道,该行深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做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对接,精心制定并实施专项行动方案,以精准把握和满足居民多层次、差异化的消费金融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在公告中都强调,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没有委托官方渠道以外的任何机构、人员代为办理,请广大客户谨防各种形式的诈骗,保障财产和信息安全。
股票配资公司一起配资网,线上配资排名,专业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